儿童少年近视与户外活动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户外活动的强光照条件会预防近视的发生,延缓近视进展,应该不仅要注意提高室内阅读的光照度,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更需要大力宣传并鼓励学龄前儿童和各年级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享受阳光的同时保护眼健康,这种视觉环境的改善将会成为预防近视发生、延缓近视进展非常有效的措施。
划重点:近视的动物实验模型
经典的近视动物模型包括形觉剥夺模型和负透镜诱导模型。而关于FDM和LIM究竟是2种不同的动物模型机制还是同一近视发生机制的说法殊途同归,目前尚无定论,二者对光的反应、近视加深速度和最终屈光状态、分子生物学机制均有所差异。
遗传:家族性近视与遗传的相关性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效应,近视患者的子女患近视的概率会增加。高度近视有着显著的遗传效应。已经发现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某些遗传性高度近视。同时高度近视还会伴随其他系统性异常出现在某些遗传性疾病中,中低度近视并没有显著的遗传效应。
近视并不能简单地用单基因遗传疾病模型来解释,并且基因和环境有着交互作用,遗传和环境均对近视的发生有着巨大的影响,近视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遗传因素可以显著影响眼球的早期生长发育,但是环境因素对眼球的影响伴随一生。遗传因素更多地决定了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发生,而环境因素更多地影响了学龄期近视的形成和进展。
当今控制近视进展的手段和方法
现有的近视矫正方法,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一般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日间视力。而控制近视进展的方法,包括光学手段、药物治疗及行为控制等方面。待成人时期,近视较为稳定,可以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或有晶状体前面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方法来矫正。
儿童少年近视的防控方向
任何影响儿童眼正视化过程的不良因素都应当尽量避免,当今儿童和少年近视研究的热点是关于近视类型复杂化,综合性多因素的影响,其形觉剥夺性近视、离焦性近视相互影响的结果之间的必然关系。
转载自中国医学临床百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