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

> 胃肠道黏膜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之一,但同时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态研究兴起,胃肠黏膜病变有望成为多器官、多系统和多学科整合研究的纽带。本书中,任建林教授紧扣近年来...

任建林

作者详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图书详情

在当下: 胃微生态研究的问题与现状

胃肠道黏膜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之一,具有消化、吸收、激素分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胃肠道黏膜病变涉及黏膜损伤-修复失衡、炎症与黏膜免疫失调、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异常等多个层面,与胃肠道炎症、肿瘤以及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胃生态的研究仍然很少。其余疾病及Hp、非Hp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

胃微生态与人体、环境相互作用,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当这个平衡打破时,胃黏膜就可能产生疾病,而通过重新构建胃微生态可能成为治疗胃黏膜疾病的新方向(摘自《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

新进展:消化系统基础研究方向与临床热点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

在《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一书中,任建林教授将多年研究的消化内科常见病——胃肠黏膜病变与整合医学紧密结合,参考国际最新的相关研究理论,展示了整合胃肠黏膜病变的应用前景。任建林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从胃肠黏膜结构功能的研究到相关的进展都做了详细的整理,如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胃肠黏膜病变与胃癌、小肠黏膜病变与小肠恶性肿瘤、大肠黏膜病变与大肠恶性肿瘤、消化道黏膜状态与克罗恩病、消化道黏膜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囊括了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胃肠道微生态、免疫、分子影像学和内镜新技术等角度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了凝练、总结,可以为致力于胃肠黏膜病变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消化科医师和学者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新方向:胃肠黏膜病变研究模式从局部、简单向系统、整合方向转变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以人体全身状况为根本,进行调整、修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态研究兴起,肠-肝、肠-脑对话等概念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胃肠微生态研究使胃肠黏膜病变有望成为多器官、多系统和多学科整合研究的纽带。胃肠黏膜病变研究从局部、简单向系统、整合方向的转变,为胃肠疾病与代谢、免疫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转载自中国医学临床百家微信公众号
学科相关图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