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

> 中国是一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大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在中国仅有35%,大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至今尚处于不知情和未治疗状态。即使已经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又因为种种原因,治疗不到位...

何权瀛

作者详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图书详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发病大国,其早期诊断率仅有35%,大量的慢阻肺患者至今尚处于不知情和未治疗状态。即使已经确诊的慢阻肺患者又因为种种原因,治疗不到位、不规律,使得病情不断进展,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虽幸于呼吸病先驱的极力耕耘和现代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慢阻肺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依旧是呼吸病乃至全身病变的“警戒线”。

2016年春,著名呼吸病专家何权瀛教授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邀请,亲自搜集文献资料,细心整理总结慢阻肺发病到防治领域相关数据,执笔撰写慢阻肺自我观点。2017年3月,玉兰花开,绿意渐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正式出版。

晨光初起: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呼吸病学泰斗、何权瀛教授的老师穆魁津教授提出慢阻肺治疗须立足于预防,并在国内最早领导并实施了一系列小气道功能测定的研究,提出慢阻肺发轫于小气道,努力防控小气道损害可能成为慢阻肺防控的突破口。在穆老去世的数年中,何权瀛教授断续进行着慢阻肺防治方面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一书中,何权瀛教授仔细回顾了慢阻肺的定义与医者认识之间的差距,从病因、发病机制、现有诊断标准与慢阻肺早期筛查与发现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慢阻肺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思维和方法。于慢阻肺而言,虽难以做到“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但主动筛查、重视慢阻肺合并症、选择高危人群、特定的诊断方式等方法,还是能够为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带来良好的效果。

春色满园:谨慎应用多种方法在慢阻肺诊治中的作用

作为一项发病人群广泛的疾病,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一书中,何权瀛教授着重分析了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诊断治疗方案,如必不可少的肺功能检查、症状综合评估等诊断方式,详细总结了常用药物疗效评价、慢阻肺合并症的必要提醒、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氧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思索、中医对慢阻肺治疗的贡献等治疗内容。除此以外,何权瀛教授还立足于患者教育与长期管理以及卫生经济学分析,对慢阻肺治疗方案进行了极富实用性的探索。

2015年我国慢阻肺的死亡率在全因死亡排序中提前上升为第3位,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至今我国慢病防控规划中依然没有将该病纳入其中。慢阻肺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这也是何权瀛教授认真完成此书的目的。

转载自中国医学临床百家微信公众号
学科相关图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