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亚型的帕金森病脑网络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PD 患者除了黑质- 纹状体受累外,皮质下及皮质结构和功能亦存在异常,提示PD 的病理生理改变可能累及多个神经模块。不同脑网络表现可能是PD 临床异质性的机制之一。结合脑功能活动、功能连接、基于图论的脑网络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亚型PD 患者脑网络存在差异,其中,小脑显示较高的相关性。震颤为主型PD 患者显示小脑功能活动增高、与基底节功能连接增强,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型PD 则表现相反。然而,不论何种亚型,小脑连接效率均下降,并以姿势步态异常为主型为重,提示虽然震颤为主型PD 患者小脑内部及与基底节之间连接效率增加,但小脑与大脑其他区域的连接可能被破坏,这与PD 广泛受累的脑网络可能有关。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治疗的国际指南比较
欧洲神经病协会联盟在2011 年发表了《欧洲神经病治疗手册》。该指南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提出了晚期PD 治疗方法,为晚期PD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指南涉及运动系统症状治疗及非运动系统症状治疗,尤其对以往认识比较欠缺的非运动系统症状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提出了相关治疗建议。晚期PD 治疗重点在于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PD 的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淡漠、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如失眠、周期性下肢活动、不宁腿综合征、静坐不能、RB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泌尿系统功能紊乱、勃起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感觉异常,如疼痛。这些症状可能比运动症状更加突出,或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具体内容请看本书。
MDS 2015 年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解读
MDS 汇集了全球顶尖的运动障碍疾病专家学者,目前该组织的分支机构已覆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与英国脑库诊断标准相比,2015 年版PD 诊断标准增加了非运动症状在诊断中的作用,并且对诊断的确定性进行了分类(确诊PD 和很可能PD),我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也参与了编写。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合理时间窗
目前国际DBS 治疗PD 的总体趋势是年龄方面从比较年轻PD 扩展到高龄PD 患者,倾向于较年轻患者的原因是为了延长受益期疾病程度和时机。从较严重运动并发症的PD 提前到仅有早期运动并发症PD,减少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不利因素。而在DBS 治疗PD 的时间窗方面,可能合理的时间窗起点——运动并发症的早期,在运动并发症的早期进行DBS 治疗能使得患者获益时间更长,有助于充分发挥DBS 的长期疗效。时间窗终点——出现频繁跌倒、幻觉、痴呆等重要病程标志,如果过度推迟DBS,将临近上述终点,患者受益有限,风险增高。
总之,推荐在严格筛选、平衡疗效与风险前提下可以适当提前DBS 治疗的时间时机,应该让PD 患者在有限的预期寿命中充分受益于DBS 的长期疗效。
转载自中国医学临床百家微信公众号